北京离婚后财产分割诉讼时效?北京家庭后财产纠纷
在中国,离婚后财产分割的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具体情形
离婚时未涉及财产分割的情况
如果离婚时双方没有对财产进行分割,或者一方在离婚后才发现对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那么诉讼时效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例如,甲和乙离婚时,乙隐瞒了其名下的一套房产,甲在离婚后一年才发现此事,那么甲的诉讼时效从发现乙隐瞒房产之日起开始计算3年。
离婚协议或判决中财产分割有遗漏的情况
如果离婚协议或者法院判决中遗漏了部分财产的分割,权利人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遗漏财产之日起3年内提起诉讼。比如,离婚协议中只对房产和车辆进行了分割,但没有提及双方在婚内共同投资的一家公司股权,那么权利人发现遗漏后,诉讼时效从发现遗漏之日起计算3年。
特殊情况
如果权利人有证据证明对方存在恶意串通、欺诈等行为,导致其在离婚时未能公平分割财产,诉讼时效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延长。例如,一方在离婚前与他人恶意串通,将夫妻共同财产低价转让给他人,权利人发现后,诉讼时效可能会从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被欺诈之日起计算3年。
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是可以中断的。如果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向义务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或者权利人提起诉讼等,诉讼时效会重新计算。例如,甲在离婚后发现乙隐瞒财产,甲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多次向乙要求分割该财产,那么诉讼时效会从甲每次主张权利之日起重新计算3年。
如果当事人在离婚后发现对方有新的财产线索,或者发现对方在离婚时隐瞒的财产,也可以在诉讼时效内提起诉讼。例如,甲在离婚后发现乙在离婚前将一笔大额存款转移到他人名下,甲可以在知道此事后的3年内提起诉讼要求分割该存款。
总之,离婚后财产分割的诉讼时效为3年,但具体起算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如果当事人认为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建议尽快收集证据并咨询专业律师,以便在诉讼时效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